臨夏州位于黃河上游、甘肅省中部西南面,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,黃河從中北部蜿蜒而過,山清水秀、生態(tài)良好,境內有太子山、蓮花山、積石山等秀麗山脈。全州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(qū)44處,其中5A級1處、4A級12處、3A級31處,是鑲嵌在甘肅這柄“玉如意”上的一顆璀璨明珠。今天為大家推薦臨夏州經(jīng)典旅游線路,體驗古河州的傳奇魅力。
黃河文化探源游
黃河自西北入境貫穿臨夏北部、流長124公里,造就了瑰麗壯觀的黃河三峽奇觀,劉家峽水庫被譽為“高原明珠”,孕育了沿途彩陶文化、大禹文化、水電文化、花兒文化等燦爛多彩的黃河文化和獨特魅力。
一日游線路
線路一:蘭州—永靖縣黃河三灣—永靖縣太極島景區(qū)—黃河文化博物館—劉家峽工業(yè)遺產(chǎn)博物館—永靖縣黃洮交匯景觀
線路二:蘭州—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臨夏州彩陶館(州博物館)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
線路三:蘭州—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—永靖縣劉家峽國際滑翔營地—永靖縣鏡湖野奢—永靖縣黃河三灣打卡
二日游線路
線路一:D1.蘭州—永靖縣黃河三灣—永靖縣太極島景區(qū)—永靖縣百年棗園—永靖縣黃洮交匯景觀—宿永靖縣
D2.永靖縣劉家峽大橋(奔馳溝觀景臺)—臨夏縣蓮花湖—永靖縣炳靈龍谷或炳靈寺石窟—劉家峽大壩碼頭—黃河文化博物館
線路二:D1.蘭州—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—東鄉(xiāng)縣毛溝美食村—臨夏州彩陶館(州博物館)—夜游八坊十三巷—宿臨夏市
D2.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康樂縣白樺林景區(qū)—康樂縣胭脂湖景區(qū)
線路三:D1.蘭州—永靖縣劉家峽國際滑翔營地—永靖縣黃河三灣—永靖縣鏡湖野奢(用餐住宿)
D2.打卡永靖縣黃洮交匯景觀—劉家峽大橋(奔馳溝觀景臺)—東鄉(xiāng)縣東干碼頭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
科普教育研學游
沿著這條旅游線路,讓您利用假期增長見識、拓寬視野。不一定要去“遠方”,在臨夏世界地質公園,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就能讓孩子擁有充實且有意義的假期。
一日游線路
線路一:蘭州—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—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和政縣松鳴研學小鎮(zhèn)—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
線路二:蘭州—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—劉家峽大橋打卡—東鄉(xiāng)縣毛溝美食村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州彩陶館
線路三:蘭州—折紅路—東鄉(xiāng)縣布楞溝村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
二日游線路
線路一:D1.蘭州—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—和政縣松鳴研學小鎮(zhèn)—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和政縣城
D2.和政縣樺林原址埋藏館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
線路二:D1.蘭州—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—劉家峽工業(yè)遺產(chǎn)博物館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—宿臨夏市
D2.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—和政縣樺林原址埋藏館—和政縣松鳴研學小鎮(zhèn)—和政縣城周邊農家樂用餐
線路三:D1.蘭州—東鄉(xiāng)縣布楞溝村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—宿臨夏市
D2.臨夏市東郊公園—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—縣城用餐—和政縣松鳴巖景區(qū)—和政縣松鳴研學小鎮(zhèn)
三日游線路
D1.蘭州—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—和政縣城午餐—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和政縣松鳴研學小鎮(zhèn)—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和政縣城
D2.和政縣樺林原址埋藏館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折橋灣—臨夏市東郊公園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—臨夏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
D3.永靖縣炳靈龍谷或永靖縣炳靈寺石窟(乘船前往)—永靖縣城用餐—永靖縣黃洮交匯景觀—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
自然風光休閑游
臨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被譽為最美的自駕游公路,這條線路全長286公里,從蓮花山南麓起,一直延伸到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,途經(jīng)康樂、和政、臨夏、積石山四縣,宛如一條彩色的“綢帶”綿延在山水之間,美景美食一路相伴。
一日游線路
線路一:蘭州—康樂縣草長溝景區(qū)—和政縣松鳴巖景區(qū)—和政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臨夏縣云上河州景區(qū)
線路二:蘭州—康樂縣白樺林景區(qū)—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和政縣星語云端
線路三:蘭州—臨夏州彩陶館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—臨夏市花卉藝術中心—臨夏市枹罕山莊景區(qū)
線路四:蘭州—康樂縣海甸峽景區(qū)—登頂康樂縣蓮花山打卡—足古川景區(qū)—周邊農家樂
二日游線路
線路一:D1.蘭州—康樂縣竹子溝景區(qū)—康樂縣草長溝景區(qū)—康樂縣白樺林景區(qū)—和政縣松鳴巖景區(qū)—臨夏縣耳子屲梁觀景臺—臨夏市住宿
D2.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(qū)—臨夏縣關灘溝景區(qū)—臨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區(qū)
線路二:D1.蘭州—康樂縣白樺林景區(qū)—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和政縣星語云端
D2.康樂縣竹子溝景區(qū)—康樂縣草長溝景區(qū)—康樂縣胭脂湖景區(qū)—康樂縣農家樂
線路三:D1.蘭州—康樂縣海甸峽景區(qū)—登頂康樂縣蓮花山—足古川景區(qū)—周邊農家樂—康樂縣草長溝景區(qū)
D2.和政縣法臺山景區(qū)—和政縣半蒼嶺—和政縣耳子屲梁—臨夏縣云上河州景區(qū)—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(qū)
圖片均由新甘肅·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記者 瞿娟 攝
版權聲明
1.本文為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原創(chuàng)作品。
2.所有原創(chuàng)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(jīng)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甘肅經(jīng)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(tǒng)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(甘肅云數(shù)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)受理對接。如需繼續(xù)使用上述相關內容,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,聯(lián)系電話:0931-8159799。
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





